聚酰亞胺棒廠家
揚中市綠島橡塑有限公司為您提供聚酰亞胺棒的圖片、價格、訂購等信息,歡迎聯系我們!
DMC系列模塑料性能指標
序號 | 指標名稱 | 單位 | DMC-1 | DMC-2 | DMC-3 | 檢驗標準 | |
1 | 密度 | G/cm3 | 1.75~1.95 | 1.75~1.95 | 1.75~1.95 | GB1033 | |
2 | 吸水性 | mg | ≤20 | ≤20 | - | GB1034 | |
3 | 模塑收縮率 | % | ≤0.15 | ≤0.15 | ≤0.30 | GB1404 | |
4 | 彎曲強度 | Mpa | ≥170 | ≥150 | ≥135 | GB1042 | |
5 | 沖擊強度 | Kj/m2 | ≥90 | ≥60 | ≥45 | GB1043 | |
6 | 熱變形溫度 | o C | ≥240 | ≥240 | ≥220 | GB1634 | |
7 | 絕緣電阻 | 常態 | Ω | ≥1.0×1013 | ≥1.0×1013 | ≥1.0×1012 | GB1410 |
浸水24h后 | ≥1.0×1012 | ≥1.0×1012 | - | ||||
8 | 電氣強度(90oC變壓器油中) | Mv/m | ≥12.0 | ≥12.0 | ≥10.0 | GB1408 | |
9 | 介質損耗因數(IMHz) | - | ≤0.015 | ≤0.015 | - | GB1409 | |
10 | 相對介電常數(IMHz) | - | ≤4.5 | ≤4.5 | - | GB1409 | |
11 | 耐電弧 | S | ≥180 | ≥180 | ≥150 | GB1411 | |
12 | 耐漏電起痕指數(PTI) | V | ≥600 | ≥600 | ≥600 | GB4027 | |
13 | 燃燒性 | 級 | FVO | FVO | - | UL-94 | |
14 | 長期耐熱性溫度指數 | - | 155 | 155 | 130 | WEL型老化儀測試 |
模壓制品常見缺陷及解決方法
缺 陷 | 產 生 原 因 | 解 決 方 法 |
起泡 | 模壓料固化不完全 | 提高模溫或延長保溫時間 |
模溫過高,使物料中某種成分氣化或分解 | 降低模溫 | |
缺料 | 模具配合間隙過大或溢料孔太大 | 調整模具配合公差和溢料孔尺寸 |
脫模劑用量太多 | 調節適當的合模溫度和加壓時機 | |
操作太慢或太快 | ||
燒焦 | 坯料中夾入空氣,經壓縮后升溫,使樹脂分解 | 采用有效的放氣操作,延長閉模時間,適當降低模溫 |
翹曲 | 固化不完全 | 改善固化條件 |
出模工藝不當 | 重新設計模具,使頂出裝置合理。 | |
材料收縮率太大 | 盡量在均勻冷卻后出模。使用收縮固定器(整形器) | |
表面無光澤 | 模溫過高或過低 | 調整模溫,一般適當降低模溫 |
粘模 | 使用合適的脫模劑 | |
模具表面粗糙 | 提高模具表面光潔度,應鍍鉻 | |
粘模 | 模壓料未加內脫模劑或加入不當 | 通過試驗加入適量的有效的內脫模劑 |
模具表面粗糙或新模未經研磨使用 | 提高模具表面光潔度,可用壓塑粉試模后再壓制玻璃鋼 | |
壓制壓力過高 | 適當降低壓力 | |
斑駁表面 | 模具過熱 | 降低模溫 |
顏料因過熱而分解 | 降低固化溫度 | |
針孔 | 料稠化不足 | 提高料的稠化度 |
局部纖維含量過高 | 提高料的均勻性 | |
表面空氣未能逃逸,料量不足 | 減小加料面積,加大成型壓力,增加用料量 |